博士后培养_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

人才培养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博士后培养
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科研博士后招聘公告

更新时间: 2024-11-21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中国人民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进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努力“把人民大学打造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成立于2002年5月,是中国人民大学在深圳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在深建立的集产、学、研于一体的高层次、综合性教育、科研、服务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于2023年10月在学校深圳研究院的基础上升级组建,以“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圳鲜活实践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依托学校优势,在深圳开展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人才培养等工作,着力打造立足深圳、服务湾区、面向全球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研究院依托中国人民大学的优势学科,下设8个研究中心和5个研究机构。研究院充分链接学校学术资源,为深圳市及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人大智慧、人大方案和人大力量。

为进一步提升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立足深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能力,培养高水平科研后备人才,提升学术创新驱动力,现依托深圳虚拟大学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诚邀海内外杰出青年博士加入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共谋发展,共铸辉煌!

一、申报条件

1.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素质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廉洁自律,身心健康,无任何不良记录;

2.年龄不超过35周岁(以实际办理进站手续时为准);

3.则上不招收在职人员从事博士后研究;

4.满足国家博士后招收基本条件的前提下,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1)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新近博士毕业生,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以实际办理进站手续时为准)。拟进站的应届博士毕业生申报时须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原则上应在2025年3月前获得博士学位证书;

(2)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较强的科研能力,近五年在海内外知名学术刊物,以独立作者、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

(3)能够保证在站期间全职在深圳进行科研工作,不招收本单位原聘用工作的博士。

二、福利待遇

1.薪资待遇:博士后在站期间,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基本年薪12万元(同时享受深圳市配套资助18万元),协助申请深圳市相关补贴。若出站后留深从事科研工作并满足相关要求的,可协助申请留深科研资助;

2.生活保障:协助在站博士后申请公租房或提供其他方式的住房支持;根据深圳市博士后管理相关政策,选择落户深圳市的在站博士后,可协助办理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的随迁入户;在站期间已办理深圳户籍的博士后,其非本市户籍未成年子女在本市就读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含幼儿园)可享受本市户籍人员待遇;

3.职业发展: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必要的办公和研究条件,匹配相关专业高水平博士后合作导师;在博士后期满出站前,将根据博士后在站期间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工作成果等情况,协助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资格。

三、应聘流程

1.投递简历:有意申报者将PDF版应聘材料于2024年12月5日下班前发送至:rucszzp@163.com,邮件命名为“申请人姓名+博士后应聘材料+申请合作导师姓名”。应聘材料内容包括:

(1)博士后应聘报名表(见附件1);

(2)个人简历;

(3)博士后项目研究计划表(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名称、进站后拟研究领域,项目的提出及可行性分析,项目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预期取得的成果,项目实用价值、市场前景及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内容,见附件2);

(4)科研成果、获奖证明材料;

(5)博士研究生毕业证、学位证或应届博士毕业的证明材料;

(6)专家推荐信2封(其一为博士导师,另外为同行专家)

(7)辞职承诺书(见附件3)

2.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对申请进站人员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查;

3.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对通过审查的申请进站人员进行考核;

4.通过考核的人员,办理进站手续并签订协议。

四、岗位职责

1.按时完成博士后研究项目的开题、中期和出站考核;

2.进行创新性科学研究,产出高水平成果并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

3.申请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科研项目,与合作导师共同承担重要的科研课题,并依托项目课题成果向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促进研究成果转化;

4.参与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承接的其他科研工作。

五、联系方式

如需进一步咨询,可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联系:

联系邮箱:rucszzp@163.com,联系电话:0755-26929365,联系人:张老师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四道19号虚拟大学园R4栋A505

邮编:518059

附件:1.博士后应聘报名表

2.博士后合作导师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

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博士后拟招收项目一览表

招聘岗位为科研博士后,基本培养期限为两年。此招聘全年有效。

序号

导师

职称

所属研究中心

一级学科

研究方向

项目名称

1

朱信凯

教授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农业经济管理

乡村振兴指数

保护性耕作中的食物-能源-水耦合关系研究

2

朱信凯

教授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农业经济管理

农业经济史

保护性耕作中的食物-能源-水耦合关系研究

3

毛学峰

教授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农业经济管理

农业大数据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粮食安全风险防范研究

4

庄毓敏

教授

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

应用经济学

金融理论与政策,银行理论与实践

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经济效应研究

5

宋科

教授

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

应用经济学

货币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科技、国际金融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经济效应与影响机制研究

6

张顺明

教授

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

应用经济学

金融工程、风险管理、金融经济学

概率扭曲、有限参与和非线性定价规则;数字经济变革下金融风险管理理论研究;金融数据合成与智能模型风险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

7

类承曜

教授

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

应用经济学

债券市场的资产定价和制度建设

完善制度、建设高质量债券市场

8

高昊宇

教授

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

应用经济学

金融风险管理、银行与信用市场、可持续金融

气候风险视角下的商业银行经营与决策:机制分析与实证检验

9

罗煜

教授

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

应用经济学

商业银行,金融科技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经济效应与影响机制研究

10

邱志刚

教授

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

应用经济学

资本市场,数字经济

金融数据合成与智能模型风险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

11

吴轲

教授

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

应用经济学

资产定价、投资组合管理、机器学习、金融计量

投资组合优化和定价因子选择:基于非线性预测和机器学习的视角

12

黄勃

教授

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

应用经济学

公司金融,ESG,信用风险

1.战略联盟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研究——基于要素流转视角;2.北京市ESG信息披露标准制定;国家医保局大数据管理体系构建;3.主要发达国家推进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做法与启示

13

钱宗鑫

教授

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

应用经济学

宏观金融、国际金融、资产定价

分工结构与金融风险防范研究

14

沈栋、姜昊

教授

应用数学研究中心

数学

智能学习控制

智能学习控制

15

袁勇

教授

应用数学研究中心

数学

区块链、隐私计算、分布式人工智能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联邦学习

16

姜昊

教授

应用数学研究中心

数学

数学与计算生物学

数学与计算生物学

17

魏昕

教授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工商管理

人机协同背景下的组织管理、创新、冲突管理、员工进言等

跨专业团队的数字化创新:过程视角的全景式研究

18

杨伟国

教授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应用经济学

人力资源服务对企业绩效的作用;人力资本配置数字化

数字经济与工作市场研究

19

刘松博

教授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工商管理

人才战略与治理;区域创新与企业科技创新;数字化技术与人才管理

数字化领导行为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大型央企世界一流人才素质模型

20

涂永前

教授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应用经济学

劳动就业法制与劳动关系管理,ESG等涉及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及心理学等交叉学科领域

劳动管理合规研究

21

孙健敏

教授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工商管理

领导效能的机制与评价、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测量与评价理论与技术等

职场自省:本土构念与测量、作用机制与干预措施的实证研究

22

周文霞

教授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工商管理

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时代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互动机制及其对职业成功的影响

23

石伟

教授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工商管理

工商人类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锦绣太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

24

吴清军

教授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应用经济学

数字经济与就业、灵活用工以及企业劳动关系管理

平台经济与平台用工关系研究

25

刘宏

教授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公共管理

社会保障、健康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和应用微观计量

社会性别视角下生育保障体系的政策效应、作用机制及优化研究

26

李育辉

教授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工商管理

本土组织行为和管理现象的研究和教学,聚焦领导力和团队创新、新生代职场网络与适应力、大数据与组织行为研究等多个领域

1.人-智融合下的团队协作机制;2.人才成长机制与激励举措

27

赵丽秋

教授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应用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应用微观计量

补偿性高校招生政策、教育获得和劳动力市场结果:理论框架、实证证据和政策含义

28

赵锴

副教授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工商管理

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管理,核心人才培养与激励

与星共舞?社会影响视角下的明星员工涟漪效应研究

29

副教授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应用经济学

行为与实验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

就业前景预期、信息提供与工作搜寻:基于大数据和自然实地实验的研究

30

骆南峰

副教授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工商管理

组织理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科技人才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研究

31

王桢

教授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工商管理

职业生涯管理、领导力、团队管理、人力资源分析

职业主动行为的概念内涵、前因和影响机制研究

32

徐世勇

教授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工商管理

组织行为学

北京管道素质模型与人才盘点项目

33

教授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工商管理

职业生涯发展、人才发展

组织中可持续利他行为的形成与作用机制:一项多层次纵向研究

34

副教授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公共管理

经济学、金融学、计算机、公共管理、社会学、法学、公共卫生等

1.内蒙古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目标和任务举措研究;2.机器学习在老年长寿大队列数据中的应用(风险因素识别、基因及环境交互作用)及干预方案制定;3.湾区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协同机制与治理研究;4.湾区养老金融模式探索及产品开发

35

杨立雄

教授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公共管理

社会保障、数字治理

西藏智慧乡村数字化治理技术研究

36

李梦婷

副教授

人才战略与治理研究中心

公共管理

老年健康

Family Typology, Acculturation 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Older Immigrants

37

杜焕芳

教授

涉外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

法学

国际贸易法、大湾区法律一体化

中国法域外适用法律体系建设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38

石静霞

教授

涉外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

法学

国际经济法(含国际投资法、国际贸易法及国际与比较破产和重整法等)

高水平对外开放与涉外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研究

39

韩立余

教授

涉外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

法学

国际经济法律制度、涉外法治

美国制裁制度与实践

40

余民才

教授

涉外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

法学

国际法理论、海洋法、自卫法、国家责任法、国际防扩散法

海洋争端解决机制

41

教授

涉外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

法学

法理学、国家法学、数字法学、涉外法治理论等

海外利益的法律保护

42

李忠夏

教授

涉外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

法学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宪法基础:基于中国宪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研究

43

时延安

教授

涉外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

法学

刑法学、刑事政策学、英美刑事法学

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刑事法治研究

44

石佳友

教授

涉外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

法学

民商法、卫生法

科技伦理治理法治化研究

45

丁相顺

教授

涉外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

法学

比较法、日本法、比较信托法律的研究工作

民办学校公益信托以及资产管理法律问题研究

46

张吉豫

副教授

涉外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

法学

知识产权法学、数字法学、网络与信息法学

引领赋能型人工智能法治新模式研究

47

教授

数据要素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法学

经济法、金融科技、监管科技、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元宇宙、互联网竞争

融合共票机制的元宇宙数字资产理论与方法研究

48

龚新奇

教授

数据要素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数学

智能体模拟的基础原理和文理多学科应用

大数据智能分析和生物医学应用

49

龚新奇

教授

数据要素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历史学

历史学原理和大数据智能模拟

大数据智能分析和生物医学应用

50

杨翰方

教授

数据要素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统计学

公共数据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公共数据开放利用与授权运营理论与制度设计

51

刘守英

教授

数字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学

数字乡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和评价指标研究

52

李三希

教授

数字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学

数字经济数字治理

数字中国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53

副教授

数字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学

数字经济网络产业与平台经济

未来经济:数字、智能与人类

54

于春海

教授

数字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学

世界经济

百年变局下的世界经济及中国与世界经济关系研究

55

教授

数字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学

宏观经济治理

高质量党建引领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56

教授

数字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市场分割、数字经济等

新发展格局下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理论逻辑与经验证据研究

57

石慧敏

教授

数字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学

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经济增长

数字贸易助力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

58

安子栋

教授

全球政策协同研究中心

应用经济学

应用宏观经济学、政策协同、预期管理

政策跨国外溢与全球政策协调

59

教授

全球政策协同研究中心

应用经济学

能源经济学

能源经济学

60

教授

全球政策协同研究中心

应用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文化和科技融合研究

61

郑超愚

教授

全球政策协同研究中心

应用经济学

宏观经济分析、货币政策

1.后危机时代的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2.人民币汇率趋势与中国汇率政策

62

教授

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

地方治理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圳故事

63

孙柏瑛

教授

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

地方治理创新与基层社会治理

超大城市转型社区的合供机制研究

64

张楠迪扬

教授

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

数字政府、政务服务

政务服务改革和政策兑现

65

刘鹏

教授

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

政府监管/社会治理

数字智能时代互联网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创新与优化研究

上一篇:

智汇鹏城创高地 才聚湾区谋新篇——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深圳)〕2024年科研博士后招聘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