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研究中心讨论俄乌冲突最新情况及其发展趋势
更新时间: 2022-05-19
5月16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俄罗斯研究中心”)举办线上研讨会,讨论俄乌冲突最新情况及其发展趋势。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关雪凌教授首先致辞,强调了持续跟踪俄乌冲突的重要意义和研究立场,并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
军事问题专家贾海鸣分析了俄乌双方在第二阶段军事行动的特点、军事力量对比和战场形势的发展趋向。他认为,俄乌军事对抗可能呈现出长期化的迹象。俄军在战略上以长克短,战术上变为稳扎稳打、积小胜为大胜;而乌克兰的战略自相矛盾,不久前表示愿意成为中立国,现在又说要加入北约。乌克兰总统泽林斯基表态前后不一,给人印象是乌克兰命运决策权掌握在美国和英国手中。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陈玉荣分析了战场形势变化。首先,俄罗斯从最初全线进攻的闪电战转为集中兵力夺取东部和南部;第二,乌克兰从被动应战转为竭力对峙,局地有所反击;第三,西方国家对乌的军援不断增加,不少北约重武器装备运进乌克兰;第四,俄乌从边谈边打,改为现在只打不谈,谈判陷入僵局。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所所长丁晓星指出,这场战争性质已经发生变化,不仅是俄乌之间,而且是俄与北约、欧盟国家之间的激烈冲突,是美西方对俄开展的包含经济战、金融战、舆论战和信息战的混合战,旨在全面孤立和遏制俄罗斯。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乌克兰室主任赵会荣分析了乌克兰对俄态度变化的原因及趋势。她认为,俄乌很可能进入拉锯战和消耗战,短期内重回谈判桌达成和平协议的可能性不大。西方国家对俄制裁手段几乎殆尽,进一步扩大制裁的空间有限。俄罗斯面临很多困难,但普京政权仍然比较稳定,目前主动权还在俄方手里。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外交室副主任李勇慧认为,俄乌双方以及美国北约都还没有达到军事行动所要实现的目的。俄罗斯因对乌克兰进行“特别军事行动”而受到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孤立和制裁。乌克兰军队伤亡严重、国家破碎、经济崩溃,在西方加大援助的背景下,乌军不会停战。因此,总体来看,存在军事对抗长期化的趋势。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叶天乐总结了西方对乌援助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一是提供数量不小的武器装备,以及情报、人员培训、网络攻击等方面的支持;二是经济和物资援助;三是在国际事务中的支持;四是非国家行为体的支持,包括西方大型跨国公司从俄撤资、非政府组织制造反俄舆论、外国雇佣兵参战、马斯克提供星链卫星网络系统服务等。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琰谈了俄乌冲突对中乌关系和“一带一路”的影响。她认为影响首先体现在交通物流上。部分中欧班列改了道,比如江西赣州对过境乌克兰的中欧班列作了调整,从乌克兰过境到布达佩斯的班列改为从白俄罗斯和波兰抵达布达佩斯。中欧班列南线,即经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这条线的运量在增加。海运和空运也受到一些影响,很多海运不再经乌克兰的敖德萨港口。由于乌克兰关闭空运,民航货运航班也受到影响。
在自由讨论环节,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长李永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左凤荣、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李自国等专家先后发言。
会议由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宪举主持。
编辑 | 刘金迪
核稿 | 关雪凌、王宪举